首页 > 栏目首页 > 交易 >
 
 

坚守32年,天鹅洲守出“满满一河道”江豚

2023-06-27 13:23:22  来源:九派新闻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6月26日讯今年4月25日,寓意“放归”的13岁雄豚“放放”和5岁雌豚“闺闺”,在位于石首市的天鹅洲保护区,放归到蛟子河口夹江中。2个月过去了,它们仍然宅在夹江中,过着悠闲自在的“户外”生活。

“这2头江豚就是从我们天鹅洲故道中迁出的。”6月25日,湖北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主任胡良慧向长江日报记者透露,“去年底,我们一次性向外输送25头江豚。这几年来,我们已累计向外输出51头,并且下一步还可以输出一部分江豚。”

据胡良慧介绍,1972年,长江自然裁弯取直形成了天鹅洲故道。20多平方公里的水域面积,每年汛期有5个月与长江相通,使故道成为豚类迁地保护的天然宝地。


(资料图)

1990年,5头江豚从石首和监利江段捕获后,迁入天鹅洲故道开始试养。1993年,再次向天鹅洲故道补充了3雌2雄共5头江豚。它们很好地适应了故道的水域环境,开始繁育后代,幼豚生长正常。江豚迁地试养成功,给研究人员和行政管理部门提供了迁地保护的第一手资料,也增强了迁地保护的信心。

1992年,湖北长江天鹅洲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正式成立,在实施白鱀豚保护的同时,也全面推进江豚保护行动。这里由此成为长江江豚的第一个迁地保护区。

今年2月,农业农村部公布2022年长江江豚科学考察结果,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为1249头。与2017年科学考察相比,江豚数量出现了止跌回升的历史性转折。

其中,天鹅洲故道的江豚占比约为十分之一。30多年间,这里每年有2~5头小江豚出生。2015年,这里的江豚一年产仔11头,使种群数量达到60头;当年首次向监利何王庙保护区迁出4头。这是天鹅洲保护区成立以来的首次江豚外迁。

随着种群稳定扩大,天鹅洲故道的江豚种群开始进入生育高峰,从2015年起每年出生约10头,种群快速增长。历年来,天鹅洲故道共繁育上百头小江豚,年均增长10%左右,这是目前长江流域范围内江豚种群数量唯一稳定增长的区域。

到2021年江豚普查时,天鹅洲故道的江豚达到101头,超过80头的环境容纳量。于是将其中18头迁至监利何王庙故道、安徽铜陵保护区等处。2022年12月份,更是一口气向外输送25头。再加上2017年向安徽安庆西江保护区迁出2头、今年4月首次向长江野化放归2头江豚,8年来,天鹅洲保护区共“外迁”51头江豚,目前故道内仍有70头左右的存量。

30多年的守护,天鹅洲故道守出“满满一河道”江豚。这里的江豚迁地保护工作,给长江江豚的生存和保护带来了希望。目前,天鹅洲保护区已经逐步形成了一个全国迁地保护种群种质基因库、长江江豚迁地保护种源输出基地。

这些漂亮数据、亮相成绩的背后,是保护区工作人员多年的爱岗敬业、甘于忍受平凡,也饱含了他们为保护江豚所付出的艰辛努力和众多委屈。为了保护江豚,总会产生各种冲突,曾有员工被殴打导致摘除脾脏,但他们依然不退缩、依然坚持巡护。

2018年1月,一场罕见的冰冻降临,故道水面被封冻,江豚不能浮上水面呼吸。保护区立即采取破冰措施进行施救,但仍有6头江豚死亡。在专家的协助下,其他22头受伤江豚得到救治,并在接下来的3年中恢复正常的繁殖活动,产下10头活泼可爱的幼豚。

在天鹅洲故道自然繁殖的基础上,保护区与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也探索了人工网箱繁育技术。其中,江豚妈妈“鹅鹅”在2016年5月顺利产下一头幼豚“贝贝”。这是在天鹅洲故道网箱中出生的第一头江豚。此后的2020年,“鹅鹅”再度产下第二胎“萌萌”。它的出生,充分证明网箱豢养已是一种成熟的江豚保育和救护手段,也为江豚保护带来新的希望。

“向外输出江豚的目的,主要是支持其他保护区江豚种群恢复和发展。”胡良慧介绍,“同样的,我们除了起步阶段引入的10头江豚以外,2014年起陆续从武汉天兴洲、江西鄱阳湖、安徽铜陵迁入了14头江豚,这也是为了改善天鹅洲故道江豚种群基因结构、减少‘近亲繁殖’的概率。”

另据了解,天鹅洲保护区的长江石首江段自然水域,还生活着一个20到30头江豚的自然种群。2个月前将“放放”和“闺闺”放归长江,是江豚放归长江的一次科学试验。胡良慧展望,如果试验成功,“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我们有望向长江放归一批江豚。”

【来源:长江日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向原创致敬

关键词:

  
相关新闻
每日推荐
  • 滚动
  • 综合
  • 房产